KINDERGARTEN NEWS
中二班《濃情端午粽飄香》
端午節(jié)是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不僅有美味的佳肴,還有精彩的活動。 湖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只聽 咚 的一聲,賽龍舟開始啦!選手們精神飽滿,左手抓住船槳的中端,右手握住下端,邊滑邊跟隨鼓聲有節(jié)奏的喊起“咚!咚!咚咚咚!"只見各式各樣的龍舟像箭一樣,在河面上飛快的行駛。它們你追我趕,誰也不敢落后。那激動人心的場面,讓人振奮。"門插艾,香滿堂,包粽子,撒白糖。"唱起這首兒歌不禁想到了包粽子的過程。首先拿出兩三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接著放入糯米,加幾塊紅棗,再加入一勺糯米蓋住紅棗,然后用手捏住口子,把粽葉蓋上。最后拿出一根繩子緊緊的綁住。把火開到中等,讓粽子們"跳"進鍋里,不一會兒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糯滋滋、甜津津。
包包老師為幼兒講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以及包粽子的簡單步驟
引導幼兒說出粽子的形狀,味道和做法
進入美工區(qū),幼兒畫出粽子,提高幼兒對端午節(jié)的認知
我們開始制作五彩繩
制作完成,小朋友之間互相佩戴
據(jù)傳說,戰(zhàn)國時期,楚國被秦國攻破,悲憤的屈原只能以死明志,投江白藎。為了紀念屈原,后人就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吃粽子,編戴五彩繩,賽龍舟紀念他的忠誠和愛國精神。 佩戴五彩繩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尊重,體現(xiàn)了人們對傳統(tǒng)習俗的重視和懷念。此外,五彩繩的佩戴還有一定的時間講究,如在端午節(jié)這天清晨佩戴,以及在端午節(jié)后的第一個雨天將五彩繩剪下扔在雨中,以帶來一年的好運。李清照的那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位偉大的女詞人在詞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而有盎然情趣的畫面又給記憶中的竹林,藕塘,端午,增添了很多的詩意和情趣。我們憶的是端午,是快樂;吃的是粽子,是心情。